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上海交通大学(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),简称'上海交大',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'综合性、研究型、国际化'全国重点大学,也是国家'985工程'、'211工程'重点建设院校,入选'珠峰计划'、'111计划'、'2011计划'、'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'、'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'、'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'、'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',为九校联盟、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、Universitas 21、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复旦大学(Fudan University),简称“复旦”,位于中国上海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,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,位列211工程、985工程,入选双一流、“珠峰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、“2011计划”、“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”,为“九校联盟”成员、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、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、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、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,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。
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,原名复旦公学,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,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,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。校名“复旦”二字选自《尚书大传·虞夏传》名句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,意在自强不息,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、教育强国的希望。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;1937年抗战爆发后,学校内迁重庆北碚,并于1941年改为“国立”;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;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,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;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。2000年,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。截至2017年5月,学校占地面积244.99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00.20万平方米。
复旦师生谨记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的校训,严守“文明、健康、团结、奋发”的校风,力行“刻苦、严谨、求实、创新”的学风,发扬“爱国奉献、学术独立、海纳百川、追求卓越”的复旦精神,以服务国家为己任,以培养人才为根本,以改革开放为动力,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同济大学(Tongji University),简称“同济”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,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,是历史悠久、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、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;入选“2011计划”、“珠峰计划”、“卓越工程师计划”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、“111计划”、中美“10+10”计划入选高校;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、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、21世纪学术联盟、卓越大学联盟、中俄工科大学联盟、中欧工程教育平台、同济—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,为中管副部级院校。
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·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;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;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,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;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;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,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。
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卓越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,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、科学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活动家、企业家、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,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40余人。
截至2016年12月,同济大学设有38个学院(系)和二级办学机构,7家附属医院,5所附属中学;有全日制本科生17228人,硕士研究生13864人,博士研究生4717人,另有攻读学位外国留学生3566人;学校占地面积约3850亩;纸本图书400余万册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上海财经大学(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),简称“上海财大”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,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、理学、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;是国家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重点建设高校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入选“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”、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”、“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”、“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”、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,是全国首批博士、硕士、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;由教育部、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。
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科,它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高等学府,1921年迁至上海。学校历经“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”、“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”、“国立上海商学院”、“上海财政经济学院”、“上海财经学院”等多个历史阶段,在1985年9月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。
学校占地826亩,设有三个校区,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,中山北一路校区位于中山北一路369号,昆山路校区位于昆山路146号。截止至2016年9月,学校有专职教师1044人,现有各类在校生21355人,全日制14695人),其中本科生8019人,硕士研究生5914人,博士研究生1130,留学生1615人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华东师范大学(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),简称“华东师大”,位于中国上海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,位列“双一流”、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,入选国家“2011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、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,“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”、“金砖国家大学联盟”、“亚太高校书院联盟”、“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”成员,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、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。
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,是以大夏大学(1924年)、光华大学(1925年)为基础,同时调进复旦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同济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,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。1972年,与上海师范学院、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,改名上海师范大学。1980年,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。1996年,被列入“211工程”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。1997、1998年,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。2006年,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共建华东师范大学,学校进入国家“985工程”高校行列。2017年,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行列。
截至2017年9月,学校有闵行、中山北路两个校区,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;设有3个学部、30个全日制学院、83个本科专业;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089人,专科生4人,研究生18571人,其中博士研究生3309人、硕士研究生15262人(含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4167人),留学生2342人;专任教师2269人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华东理工大学(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),简称“华理工”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,覆盖理、工、农、医、经、管、文、法、艺术、哲学、教育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,国家首批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、“双一流”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,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,入选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2011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,是新中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和首批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,是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型、综合类研究型大学之一。在2015年发布的世界三大最具影响力大学排行榜中,华理工均进入世界前500强——《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》401-500,全国第9;《QS世界大学排名》471-480,全国第24;《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》401-500,全国第29 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东华大学(Donghua University),简称“东华”,地处中国上海,是教育部直属、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,国家“双一流”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入选“111计划”、“2011计划”、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、“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”、“中非高校20+20合作计划”、“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、“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”,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,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、硕士、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,设有“研究生院”和“国家大学科技园”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上海大学(Shanghai University),简称“上大”,是上海市属、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,国家教育部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,国家“双一流”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,入选“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”,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”、“千人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上海理工大学(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),简称上理工,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,上海市属重点建设大学,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,入选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国家“千人计划”、“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”,是一所以工学为主,工学、理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法学、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,享有“制造业黄埔军校”的美誉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上海外国语大学(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),简称“上外”,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,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、首批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和“双一流”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。
学校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,创建于1949年12月,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、出版家、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。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、上海俄文专(修)科学校、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,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上海大学(Shanghai University),简称“上大”,是上海市属、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,国家教育部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,国家“双一流”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,入选“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”,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”、“千人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华东政法大学(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),简称“华政”,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,入选中国首批“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,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,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单位、五院四系成员、亚洲法律学会创始成员;是以法学学科为主,兼有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工学等学科的司法部与上海市共建重点大学,被誉为“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”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学校创建于1954年,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。1956年扩建为本科院校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,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。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。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。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。1994年10月,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。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,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、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、上海师资培训中心、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学校管理。2016年5月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显示,学校位列全国高校第85位。
/upload/images/18141742935.jpg
上海对外经贸大学(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),简称“上贸大”,位于中国上海,是一所以经济学、管理学为主,兼有文学、法学、理学等学科的行业特色型重点大学,入选“2011计划”、“上海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”、“上海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” 、“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”,是“中国-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”创始成员、“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”核心单位,被誉为“国际商务精英的摇篮”。
微信咨询